每年,美國的圖書館都會舉辦「禁書週」的活動,旨在申援各種在學校、圖書館、書店等地的被禁之書,倡議自由且多元的聲音。名單上的書,類型不分成人、兒童,各種被禁之書的理由五花八門。
名單上的常客之一當屬《頑童歷險記》,主要原因是書裡的粗俗用語以及對非裔人士的不敬,例如使用negro一詞。當然有些非裔人士不滿,但是,抱持反對論點的人士不是只有他們,而是白人族裔認為這會加深對非裔人士的不敬,所以此書該禁。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也是名單常客,因為提倡魔法、會令兒童誤入歧途,這種邪惡之書當然該禁。
文字書爭議眾多,圖畫書也沒缺席。美國重要的圖畫書作者Maurice Sendak的經典作品之一《厨房之夜狂想曲》,也曾經流連在禁書名單之上。理由?因為書裡有全裸的幼童。所以,有校長、老師便拿起筆來,在大師名作上畫個數筆,替書裡的幼童加條褲子、添件衣服。 這些例子聽起來很不可思議,但都確實發生,而且不是單一特例,並且通通發生在我們「印象中思想開放的」美國。面對這些抗議聲浪,於是有了「禁書週」活動的誕生。
回到這次事件,我覺得,家長其實應該要做好自己共讀、陪讀的工作。雖然看書本來就是一件安靜的、可以自己一個人從事的活動,但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討論機會。對這書有疑慮的有家長,可以跟自己的小孩溝通就好,但不該剝奪別人欣賞多元聲音的機會和權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